找到相关内容1088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人间佛教的蓝图(上)

    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五分律》),又说“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杂阿含经》)。但是,佛教更进一步认为:“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正是因为人有道德的观念。道德是维系国家的纲纪法令使之不乱者,一个国家社会,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规范,则公务人员贪赃枉法,假公济私;工商经营偷斤减,以假乱真;朋友之间猜疑嫉妒,中伤...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760085.html
  • 杨曾文: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5)波逸提罪,也作单堕罪,有90条。罪的性质与舍堕罪相同,但因为对犯者无“舍”的要求,故称单堕,包括说谎(小妄语)、骂人、挑拨是非()、与女人同宿(未发生性关系...基本内容之后,着重论述了道宣的律学体系,对其最具特色的以心识为戒体的戒体论作了较详介绍,认为由此而建立了用大乘理论为基楚的律学体系。最后对唐代律宗的另支——法砺的相部宗、怀素...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20860341.html
  • 缘起法泛谈(2)

    以慧杀。  所谓十不善业者,即杀、盗、邪淫(约在家众言)、恶口、妄语、绮语、、贪、瞋、痴。此十种法,即所谓不善法。若能将以上欲恶不善法除尽,便可不违于道。诸法缘起,亦就不违于性了。  谈到无生,约...想非非想天寿尽有种人,一种人断烦恼,以断烦恼故,出三界证无漏是为圣人。一种人不断烦恼,以不断烦恼故,为业力所追,还入生死是为凡夫。  菩萨以愿力故,既不证涅盘,又不随业力堕入生死。所以不尽天寿,来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31660410.html
  • 《净土宗教程》导言

    、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的邪恶行径,大多不越出杀盗淫妄之外,如果有更多的国人奉持五戒十善,我国的社会道德风气...圆满。  从以上所示净宗起教的五种因缘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土世尊的大悲大慈,恩德浩大。吾人唯有宝重这个胜异方便的净土法门,以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冲出五浊恶世,撞开生死铁网,方可上不辜佛恩,下不负己灵...

    魏 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1660654.html
  • 四教颂

    来至于今身。凡所造作。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邪淫偷盗。妄言绮语恶口。贪嗔痴等。如是五逆十恶及余一切。随意发露更不覆藏。毕故不造新。若如是则外障渐除。内观增明。如顺流舟更加橹棹。...谛观禀法华玄文而录出者也书凡二卷上卷明一家判教之义下卷明南北诸师宗途异计今所传者上卷耳言约义该实为台教之关钥学者了此则一化大纲思过半矣南天竺沙门蒙润有集注三卷亦精核可喜近吴中有刻本焉掩关凡月既出则复滥世罔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4360985.html
  •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

    41]《净度三昧经》则记载了十八和三十地狱王及五官:“五官者,一鲜(仙)官禁杀、二水官禁盗、三铁官禁淫、四土官禁、五天官禁酒。”[42]其它几王则无明确来源,但其中国本土化的特征很明显,如宋帝王、秦...。佛若许者,我欲庄饰,即往白佛。佛言:“随意当画。”闻佛听已,集诸彩色并唤画工。报言:“此是彩色,可画寺中。”答:“东,从何处作,欲画何物?”报言:“我亦未知,当往问佛。”佛言长者:“于门颊应作执杖...

    党燕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5260996.html
  • 自利利他论

    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之行法;天乘,为求天仙清福而修十善(即在前四戒的基础上,更不恶口、不、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之行法。声闻乘,听闻佛说四谛(苦、集、灭、道)而证圣果之行法,其极果为...  法相唯识家发现,在眼、耳、鼻、、身、意之更深层,尚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末那,梵名Manas,其义有二:一是恒审思量,二是我法二执。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释之曰:“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以来无...

    净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4561056.html
  •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试论

    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容易为世人接受和做到。后三种“出世间法”虽然难学,但也不是做不到。...本文试就赵朴初的人间佛教的思想进行考察论述,不足和欠当之处敬请诸位补充指正。   二、赵朴初居士和圆瑛、太虚位大师    赵朴初居士(1907-2000),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徽省太湖县。...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2961380.html
  • 唐代庞蕴居士及其禅诗

    持五戒、十善〖ZW(〗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ZW)〗,说:  先须修五戒,方始得人身,有财...他同样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回答:“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在这里,马祖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等他喝完西江水再向他说。据载,他“于言下顿领玄旨”。  庞居士在马祖门下修学年,...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5861474.html
  •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

    善业道、十善根本业道或十白业道,是佛教对世间善行的总称。它包括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欲、不〖FJF〗NB256〖FJJ〗恚、...道说,湛然在《法华文句记》中说是因为当时从相州到洛阳之官道分南北道,而派地论师分别分布于此道,因此而得名〖ZW(〗《法华文句记》三十卷,唐湛然法师著,是解释隋代智者大师《法华文句》的著作,收于...

    业露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4261522.html